室內設計裝潢費
首頁 » 新成屋DIY省錢法

新成屋DIY省錢法

在新成屋裝修時,有許多項目可以彈性調整或選擇自行DIY,以有效節省成本。

在新成屋裝修時,可以透過簡化非必要的造型、多利用現成家具、選擇性地DIY、分級選擇建材和設備(例如窗簾、五金),並在考量便利性的前提下,彈性調整水電配置等方式來節省預算。

筆記來源

以下是一些主要建議:

  • 整體統包與預算分配 (Overall Contracting & Budget Allocation)
    • 自行統包 (DIY Contracting):屋主的朋友選擇自行統包,成功將21坪的裝潢費用(不含軟裝及家具)控制在50萬台幣以內。然而,自行統包並非想像中容易,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頻繁監工,屋主甚至為此請假。
    • 輕裝修預算參考:2024年下半年中部地區的新成屋輕裝修預算,約為每坪6萬5千台幣,北部則可能更高。屋主的朋友21坪房屋,裝潢總預算約50萬台幣,其中冷氣約13萬(初期提及19萬,後續澄清)、木作10萬、油漆約5萬多、水電2萬5、燈具2萬、窗簾5萬多。
  • 地板工程 (Flooring)
    • 保留建商原附地板:如果建商有附SPC地板,可以考慮保留,因為翻掉重鋪的垃圾清運和地磚費用偏高,容易超出預算。SPC地板本身好清潔且防水,對於有飼養寵物的家庭也適用。
    • 拋光石英磚直鋪木地板:若建商附有拋光石英磚,不建議特地退掉,可以直接在上面鋪設木地板。這樣可以省去打底、整平和防水的費用。若未來想更換,只要是漂浮式工法的木地板,拆除也相對容易。
  • 牆面處理 (Walls)
    • 超耐磨塗料應用:在走廊、玄關或狗狗活動區域等易髒汙的牆面,可以使用超耐磨塗料。屋主可以自行購買漆料,再請師傅施作,具有抗汙且容易清潔的優點。窗框也可用剩餘的超耐磨塗料自行塗刷,方便清潔。
    • 造型牆面彈性調整:建議只做必要的造型牆面,例如電視牆,因為它可能需要加強承重或隱藏線路。沙發背牆、床頭背牆等則可以考慮不做造型牆,改用跳色油漆或選擇漂亮的床背板來裝飾,這樣可以大幅節省費用。
    • 塗料取代裝飾板材:現在很流行使用塗料來取代裝飾性的板材,費用相對較低且選擇多樣。也可以選擇卡扣式、表面已完成的裝飾板材,以降低施工工資。
    • 樂土電視牆:屋主朋友的電視牆使用樂土,由於是熟識的油漆師傅且師傅剛好有剩餘材料,只收取了工錢,大幅降低了費用。這種方式也省去了複雜的木作電視櫃來藏線,可以直接將線束帶整理好藏在電視櫃內。
    • 減少油漆打磨:為節省油漆費用,有些區域可以不特別打磨,只進行過漆處理。雖然可能會留下輕微痕跡,但若不戴眼鏡仔細看可能不明顯,屋主朋友透過黃光照明來隱藏這些痕跡。
  • 櫃體與收納 (Cabinets & Storage)
    • IKEA櫃體自行組裝:例如主臥的衣櫃、玄關的污衣櫃和收納櫃,屋主朋友多選擇IKEA櫃體並自行組裝,這對於節省預算非常有幫助。IKEA PAX衣櫃可依需求配置抽屜和隔板。
    • 購買現成家具:玄關的鞋櫃、餐廳的餐邊櫃、客廳的電視櫃等,都可以購買現成的家具,而非訂做,同樣能節省費用。
    • 櫃體內部配置彈性:櫃體桶身可以先做好活格排孔,未來再根據預算或實際需求,隨時增添層板或抽屜(斗櫃),因為抽屜的造價相對較高,初期可先省略。
    • 選擇國產五金:櫃體的五金配件可以選擇台灣國產的品牌,目前台灣的五金技術非常成熟,好用且耐用度高,不一定要選擇價格較高的進口品牌。
    • IKEA備餐檯:廚房可增設IKEA備餐檯作為電器櫃和額外備餐空間,屋主朋友花費約1萬9千台幣(含工錢),相較於訂製可節省費用。但涉及到水電改造的部分,屋主認為這類專業項目不適合自行DIY。
  • 燈光與電氣 (Lighting & Electrical)
    • 智慧燈泡與開關:自行購買智慧燈泡,並搭配智慧開關,可實現入門自動開燈、出門自動關燈等便捷功能。這樣能省下燈具的施工費用,同時營造溫暖的居家氛圍。
    • 減少嵌燈、增加裝飾燈:朋友的家裡嵌燈較少,主要透過購買IKEA或其他裝飾性燈具來營造氛圍,避免過多的嵌燈讓空間像辦公室,同時也能節省施工費用。
    • 取消新增插座:在施工過程中,若決定取消新增插座,可以省下鑽孔等額外費用。
    • 局部打石移動插座/開關:若插座或開關位置不理想(例如床頭插座太低),可以選擇局部打石將電線埋入牆內並移動位置,再請泥作補平、油漆補色。這樣做比整面牆做木作造型牆來得便宜。
  • 門窗與窗簾 (Doors, Windows & Curtains)
    • 保留建商原附門:更換大門的費用較高。若建商附的門在適當打光下看起來不錯,可考慮不更換。
    • 木百葉窗簾:次臥選用淘寶購買的木百葉,價格便宜(約四五千台幣,相較於台灣製一萬元起跳便宜一半以上),但拉動速度較慢。雖然屋主原計畫自行安裝,最終還是請窗簾店協助安裝。
    • 窗簾材質與預算分級:朋友家共有七個窗戶,窗簾總價約5萬多台幣。其中,主臥和客廳選擇較好的Hunter風琴簾,其他窗戶則使用台灣製風琴簾,其價格比Hunter便宜超過一半。風琴簾的遮光性通常比木百葉好,且能遮擋冷氣室外機。客廳的直立紗簾透光性較差,屋主未來計畫再加裝全遮光布簾。
  • 衛浴設備 (Bathroom)
    • 加裝換氣扇:無窗戶的浴室建議加裝換氣扇,可加速水氣散發,保持乾燥。
    • 貼淋浴間「躺平貼」:在淋浴間的玻璃和牆面貼「躺平貼」,每間約七千多元,總計約一萬五千元。雖然費用不低,但能有效防止水垢生成,大幅節省日常清潔時間。屋主計算這樣三年下來,省下的打掃時間換算成薪資可能超過十萬元。
    • DIY防窺膜:主臥浴室窗戶的防窺膜由屋主自行黏貼,雖然邊緣有些不平整,但效果良好且壽命約三年。
  • 家具與軟裝 (Furniture & Soft Furnishings)
    • IKEA家具多樣選擇:許多家具,如可延伸的餐桌、餐椅等,都可以從IKEA購得,不僅款式多樣,顏色搭配也容易。
    • 軟裝優先於硬裝:屋主傾向將預算花在軟裝和家具上,而非固定式的裝潢,因為軟裝在未來搬家時可以帶走,具備移動性。
  • 其他項目 (Others)
    • 管線隔音棉:廚房上方的管線可請木工用隔音棉包裹再封天花板,費用不高(僅兩千多元,木工良心價),但能有效隔絕樓上用水的噪音,屋主極力推薦。
  • 裝潢後悔點 (Renovation Regrets)
    • 客廳天花板:屋主朋友後悔沒有做客廳天花板。由於建商原有的油漆和泥作不夠平整,導致視覺上有些瑕疵。如果做了天花板,不僅能讓整體施作更平整,還能節省冷氣銅管的費用,因為銅管本身價格不菲。

然而,對於一些專業性較高或對居住品質影響較大的項目,如管線隔音或專業清潔,則不建議過度節省。

Similar Posts